- Home
- A-Z Publications
- Jiaokewen zuzhi xinshi
- Previous Issues
- Volume 2022, Issue 2, 2022
Jiaokewen zuzhi xinshi - Volume 2022, Issue 2, 2022
Volume 2022, Issue 2, 2022
-
-
广角: 翻译连接世界: 共同人性的一部分
Author: Nicolas Froeliger翻译无处不在,却从不高调示人。我 们都知道何为翻译,但各有不同理解。 它是人类普遍具有的一种能力[ 美籍法 裔作家、语言学家、批评家乔治·斯 坦纳(George Steiner) 曾经写到, 理解即翻译],它调动了非常具体的各 种技能;翻译似乎只是一种悖论。无怪 乎几个世纪以来,人们更倾向于使用 隐喻(往往是贬义)来尝试定义翻译, 比如,将翻译定义为“不忠的美人”, 或“奴仆”,或“刺绣的背面”等。译 者则被喻为“中间人”“工匠”“模仿 者”,偶尔也被喻为“叛逆者”或“调 查者”等。
-
-
-
作品的译者是否该与作者保持一致?
Author: Lori Saint-Martin翻译连接着至少两种语言和两种文 化,与多样性密不可分。这是一种对 他者的深刻体验,即便我们有时与翻 译的对象拥有相似的文化。许多译者 会喜爱某个作者的作品,因其在“种 族”和文化上与自己殊异,并着手寻 找愿意出版译文的出版商。考虑到这一因素,2021 年由阿曼达· 戈尔曼 (Amanda Gorman) 的诗作翻译产 生的争议难免让此类译者感到不安。
-
-
-
墨西哥: 用图画翻译文字
Author: Daliri Oropeza2022 年1 月,尤卡坦半岛旅游胜地图 卢姆一家酒店的员工走上城市街道示 威游行。他们要求自己的社会权利得 到承认,抗议法律禁止他们说本族语 言——玛雅语。
-
-
-
堂吉诃德: 从西班牙文到中文的翻译与回归
Author: Xin Hongjuan西班牙作家米格尔·德·塞万提斯(Miguel de Cervantes) 的《堂吉诃德》成书已有400 年,是全球读者人数最多、翻 译次数最多和分析文章最多的书籍之一。这本书凭借着实验 性的写作形式和文学趣味,被誉为现代文学的开山之作。书 中讲述了西班牙绅士堂吉诃德(Don Quixote)的故事。此 人沉浸于自己的狂热幻想,成为了一名游侠骑士,在忠诚的 侍从桑丘·潘沙(Sancho Panza)的陪伴下,在17 世纪 的西班牙四处云游历险,留下了一段充满幽默、浪漫和伤感 的故事。
-
-
-
幽默: 译者面 对的真正难题
Author: Marina Ilari什么会让人捧腹大笑?人们所认为幽 默风趣的事情往往各不相同,这不仅 是由年龄和个性等各方面的差异造成 的,文化和语言也是关键的决定因素。 幽默孕育于文化,是文化的重要组成 部分,因此也是最难翻译的内容之一。
-
-
-
字幕: 幕后工作
Author: Roshanak Taghavi“只要克服那一英寸的障碍——字 幕, 你就能看到更多令人惊艳的电 影。” 2020 年金球奖颁奖典礼上,韩 国导演奉俊昊(Bong Joon-Ho) 如 是说。他的作品 《寄生虫》 (Parasite) 成为首部斩获奥斯卡最佳影片奖的非 英语影片,彰显了字幕的关键作用:让 全球观众畅游广袤的电影世界。
-
-
-
译者, 濒危物种?
Author: Joss Moorkens1954 年,由IBM 公司和华盛顿特区 乔治城大学的研究人员牵头,开展了 首次公共机器翻译试验,目的是在几 年内实现从俄语到英语的高质量自动 翻译。 自此,关于机器很快就会取代 译者的说法不绝于耳。 2018 年, 微 软公司声称其开发的中译英新闻机器 翻译可以与人工翻译媲美。尽管如此, 如今在大多数人都有条件使用自动翻 译系统的情况下,全世界翻译行业从 业人员的数量却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 多——大约有60 万人。这样看来,职 业译者是否并不需要感到忧虑?
-
-
-
影像: 珊瑚礁: 脆弱世界的年代史
Author: Katerina Markelova这是世界上最大、最深的珊瑚礁之一,它的“花 朵”和“花边”在海下绵延近3 千米。虽然这处 水下宝藏早已为当地渔民所知,但其范围之广却 出人意料。2021 年,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支 持下,法国探险家兼摄影师亚历克西斯·罗森菲 尔德(Alexis Rosenfeld)进行了一次潜水探险, 让我们能欣赏到这一景观的罕见照片。
-
-
-
观点: 告诉我你吃什么, 我就知道你是什么样的人
Author: Gustavo Laborde消化吸收的原理决定着人类的进食行 为。我们摄入的食物会在体内产生明 确的生物化学作用。因此,人如其食 这句话可谓实至名归。不过这句话反 过来也说得通——食如其人。我们吃 东西,不仅从中吸收营养,还接收了 食物中蕴含的符号和意义。各种文化 都会赋予食物特殊的含义——家常菜、 节日大菜、正餐、小吃、可食之物和 禁食之物。食物不仅承载着纵横交错 的多种意义,还是塑造集体和个人身 份的核心特征。
-
-
-
深度阅读: 地下水能否化解水危机?
Author: Mila Ibrahimova在用水量日益增大、地表水资源紧张的情况下,全球水危机已经无法避免——除非我们能够充分挖掘地球地下水资源的潜力,利用它所提供的大量 淡水。
-
Volumes & issues
Most Read This Month
